:::

校史簡介

  本校校址在臺北市八德路四段壹零壹號,原為臺北市公車處公車修護場,於民國六十二年定為中崙國中預定地;臺北市教育局於民國八十五年進行設校建築規劃,八十六年七月一日簽准籌設中崙國中,八月一日由謝應裕校長任籌備處主任,八十七年七月改制為高中,九十年八月一日由蘇明宗校長接任籌備處主任,九十一年八月一日本校奉准正式成立及招生,並由蘇明宗擔任首任校長,歷經潘正安校長、謝念慈校長、孫明峯,而現任的校長是劉晶晶校長。

崙中校史

  • 民國 91 年 8 月正式以校名「臺北市立中崙高級中學」進行招生,同時招收國中生與高中生,國中部 24 班、高中部 30 班、資源班 2 班,全校學生總數約 1,800 人。
  • 94 年與微軟簽約成為全球第一所未來學校 (School of the Future)。
  • 96 年 2 月成為微軟評選全球 4 所「未來學校之標竿學校」 (Mentor Schools) 之一。
  • 101 年被評選為「臺北市高中職行動學習:IPAD2 實驗計畫」學校。
  • 103 年 12 月通過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兩項競爭型計畫【高中領先計畫】與【國中亮點計畫】,三年各挹注 1,500 萬與 1,000 萬經費協助校務經營。
  • 104 年通過臺北市國際學校獎認證。
  • 105 年並成為臺北市智慧校園試辦學校。
  • 目前高中部招收 30 班、國中部 24 班、資源班 2 班,男女學生均收,全校 56 班。
  • 西元 1973 年(民國 62 年)定為中崙國中預定地。
  • 西元 1996 年(民國 85 年)進行設校建築規劃。
  • 西元 1997 年(民國 86 年)7 月 1 日台北市教育局簽准籌設中崙國中。
  • 西元 1997 年(民國 86 年)謝應裕校長擔任籌備處主任。
  • 西元 1998 年(民國 87 年)改制為高中。
  • 西元 2002 年(民國 91 年)8 月 1 日蘇明宗校長擔任第一任校長。
  • 西元 2002 年(民國 91 年)9 月 1 日該校奉准正式成立及招生。
  • 西元 2004 年(民國 93 年)8 月 1 日潘正安校長擔任第二任校長。
  • 西元 2005 年(民國 96 年)與微軟合作世界第一個微軟未來學校計劃。
  • 西元 2011 年(民國 100 年)榮獲台北市教育 111。
  • 西元 2011 年(民國 100 年)8 月 1 日謝念慈校長擔任第三任校長。
  • 西元 2011 年(民國 100 年)訂定學校願景—讓顧客感動的未來學校。
  • 西元 2011 年(民國 100 年)12 月 24 日 10 周年校慶,校史室及退休暨離職同仁聯誼會揭牌,首任聯誼會會長由康橋中學李慶耀副校長擔任。。
  • 西元 2011 年(民國 100 年)擇定 10 月 20 日為學校生日(開工動土)。
  • 西元 2012 年(民國 101 年)4 月 7 日千喜慈善基金會謝憲治理事長捐贈植栽 15 株吉野櫻花於中庭花園。
  • 西元 2012 年(民國 101 年)6 月 30 日校務會議正式通過學校校訓(誠正、自律、創新與卓越)。
  • 西元 2012 年(民國 101 年)10 月 17 日(教育部) 10 月 25 日(教育局)核定與廈門市第二外國語學校締結姐妹學校。
  • 西元 2013 年(民國 102 年)5 月國際教育實驗班申請通過。
  • 西元 2013 年(民國 102 年)5 月 27 日榮獲台北市優質學校 — 行政管理。
  • 西元 2013 年(民國 102 年)台北市教育局擇定辦理「台北市高中職行動學習計畫」。
  • 西元 2014 年(民國 103 年)1 月教育部擇定辦理「新一代數位學習計畫教學資源中心北區合作學校」。
  • 西元 2014 年(民國 103 年)8 月 1 日國際教育實驗班正式招生。
  • 西元 2014 年(民國 103 年)8 月 1 日孫明峯校長擔任第四任校長。

學校特色

校名 「中崙」 之 「崙」 字,閩南語意為獨立山丘,清初南京東路一帶,綿亙著一條小山丘,因為正處大迦蚋平原東方正中,故名 「中崙」;校園規劃具社區化,生活化,適性化,資訊化的特色 本校附設國中部二十三個班約八百人及高中部三十個班近一千兩百人,教學著重資訊教育結合英文能力訓練如台美學生遠距對談等,在九十四年由北市教育局與台灣微軟合作的全球第一所‘未來學園’正式揭幕,成為具隨處無線上網的 「未來學校」;此外並於 103 學年度正式開辦 「國際教育實驗班」,成為臺北市唯一以 「國際教育」 為名發展特色之公立高中。

未來展望

本校基於教育即生活的體認,不論校舍建築或庭園規劃,皆力求格局寬闊,獨具風格,以嶄新的設計手法,塑造符合學校行政、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良好環境,企盼在社區總體營造的努力下,能成功地培育出眼光遠大、器宇軒昂的優秀青年。